華為新闢財源 喊收5G手機專利費
華為昨(16)日宣布將向智慧手機製造商收取5G專利費用,每支費用上限為2.5美元(約新台幣70元),低於諾基亞、愛立信在內等競爭對手,藉此另闢新的收入來源。
第一財經報導,華為昨天發布「華為創新和知識產權白皮書2020」稱,去年底華為全球持有效授權專利超過10萬件,90%以上專利為發明專利。預計2019至2021三年的專利授權收入在12至13億美元之間。
華為首席法務官宋柳平表示,華為智慧財產權是全球性布局,不區分任何國家,美國公司需要也可以授權,交費就可以。華為主要收入來源是做產品和服務的,智慧財產權非重要的收入來源。
此外,華為還公布華為對5G手機的收費標準:單支手機專利許可費上限為2.5美元,並提供適用於手機售價的合理百分比費率。但具體比率公司沒有透露。為了強化競爭力,華為計畫將收取的專利費用再投入5G無線技術的專利研究。
華為指出,每支的專利費用上限將為2.5美元,低於諾基亞在內等競爭對手。諾基亞在2018年收取的5G SEP產品組合專利費上限為每支約3.5美元,愛立信則對每支收取2.5美元至5美元的專利費。
深圳商報報導,宋柳平表示,目前華為在美國的授權專利超過1萬件,這些專利會給在地產業帶來價值。華為目前已經與美國、歐洲、日韓等主要ICT廠家簽署100份以上專利許可和交叉許可協議。
華為表示,去年2020年商用,僅一代標準的研發就花11年。在對技術定價時要考慮兩方面,一是對技術許可的費用是否能收回研發投資,二是成本,不能設定一個很高的費率 ,這樣業者不能負擔,華為一直採取平衡方式。華為是5G標準的首要貢獻者,但不是定價最高。
智慧財產權研究組織GreyB分析,目前華為共擁有3,007個已宣告5G專利家族,其中約18.3%為正在使用的標準必要專利 (SEP),為全球排名第一。專利家族指的是一項技術在不同國家或地區提出申請的專利集合。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記者蔡敏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