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MA公布2020年商標申請量創新高,臺灣為新型專利國外第二大申請國
在全球疫情籠罩下,2020年德國專利商標局(DPMA)受理商標申請量表現強勁,比前一年成長13.5%,達8萬9,438件,創下20年來新高,前一次高點是在本世紀交接時網路興盛時期。該局首次在電子註冊簿中登錄了6萬0,425個商標註冊。
在與對抗疫情相關的醫療器材及藥品和消毒劑等領域有關產品的商品及服務類別,顯著成長。廣告及企業管理、服裝和電子產品等領域,商標申請的興趣也頗濃厚。DPMA局長Cornelia Rudloff-Schäffer表示:本次疫情已造成廣泛的經濟損失,但也強烈刺激相關領域的經濟活動,COVID-19危機也是創造性解決方案的催化劑,商業模式越來越朝向數位化發展,許多交易活動移轉到網路上進行。為了達到數位化網路交易成功,許多線上賣家都認為有必要透過簡明的商標來保護其產品和服務,這同時也是因為各大型電商平台的要求。
專利、新型和外觀設計申請趨勢表現分歧
整體而言,在2020年各類智慧財產(IP)的申請趨勢表現大不相同。與商標同期相較,發明專利的申請量計6萬2,105件,比2019年減少5,327件(-7.9%),2020年下降趨勢,與日本和美國等大型工業先進國家專利局的趨勢一致。
DPMA在2020年受理的設計申請案件數6,113件,年增2.7%。又一個設計申請案最多可包含100項設計,以設計項數統計,受理新的設計項數達3萬9,450項,與2019年相比下降8.5%。
相反地,新型專利申請量經過多年下滑後,首次出現成長,DPMA在2020年受理1萬2,323件新型專利申請,比2019年(1萬1,667件),成長5.6%。以新型專利途徑快速獲得對研發成果的保護,顯然滿足許多申請人的需求,尤其是在疫情流行情況下。但令人驚訝的是,中國大陸向DPMA申請新型專利,比2019年多了近50%,其次為我國及美國,分列外國人申請量前三大。
疫情流行也影響了專利的申請。在2020年1至3月的申請數量,與2019年同期大致呈現平行趨勢,但自2020年3月底封鎖措施開始後,DPMA受理的專利申請數量開始下降,持續低於2019年同期的數量。
在德國國內,技術朝向電動汽車的轉變,也可能影響汽車產業的創新活動。與電池和燃料電池相關的發明技術類別顯著成長(+15.4%),而與傳統內燃機相關的發明數量卻比2019年同期衰退。在「運輸」(-16.6%)、「機械元件」(-18.0%)和「引擎、泵、渦輪機」(-22.0%)等技術領域,DPMA所受理的申請數量均明顯比2019年同期減少。
雖然與同期相比呈現衰退,「運輸」領域申請量仍蟬聯DPMA發明專利申請量最多的技術領域,在2020年計有1萬0,758件申請。排序第二的是「電子機械、裝置、能源」技術領域,計有6,992件(-2.9 %);而排序第三的是「測量」,計有4,565件(-9.9%)。
口罩及電腦科技相關發明急劇成長
其他技術領域,疫情流行也刺激了創新發展。「醫療技術」領域的申請量為2,383件,比2019年大幅成長10.1%。其中,在與感染控制方法和設備相關的技術類別,DPMA申請量成長了175.8%。在「其他消費商品」技術領域,也出現可觀的成長(+26.1%)。口罩和防護服相關發明類別,申請量成長了五倍(+417.6%)。
DPMA在「電腦科技」領域申請量為3,080件,與2019年相比,明顯成長(+17.6%),主要是基於軟體(software-based)的發明。特別是,運用人工智慧(AI)或與機器學習相關的發明,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自統計資料開始收集以來,「電腦科技」領域排序首次進入前5大技術領域(第5位),反映了「電機工程」此一技術領域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在2019年,該領域占DPMA申請量的23.8%,到2020年,其占比已成長到26.1%。屬於該領域的美國半導體集團英特爾公司,已晉升DPMA前十大最活躍的專利申請人,排序第9位。
DPMA局長表示:目前科技劇烈變革的現象,在過去一年中呈現前所未有的明顯。疫情流行導致對未來技術研展的投資增加,並指出了未來的方向。汽車產業方面,從傳統內燃機轉向電池和燃料電池等替代能源科技的戰略方向改變,正在塑造創新活動。此外,本次疫情流行被證實是數位化領域技術發展的一大助力。數位化和自動化的大趨勢,未來將持續促使DPMA對專利活動進行調整。對於靈活且有意投資創新的未來型公司,德國仍然是具有吸引力的市場所在。
如同2019年,巴登-符騰堡,在專利申請位居各邦之首,惟總數1萬3,033件的申請,遠低於前一年的數量(-14.5%)。巴伐利亞,以1萬2,993件申請(-7.4%)緊隨在後,位居第二。北萊茵-西伐利亞,以6,532件申請(-6,9%)排序第三。如以每10萬人的申請數計,則巴登-符騰堡和巴伐利亞,仍分別以117件和99件領先各邦,下薩克森(41件)則位居第三。
在商標申請方面,北萊茵-西伐利亞以1萬8,151件申請,蟬聯第一,其次是巴伐利亞(14,451件)和巴登-符騰堡(10,139件)。如以每10萬人的申請數計,漢堡以222件排序第一,其次是柏林(162件)和巴伐利亞(110件)。
頂尖申請人博世公司再次奪冠,汽車業仍占主導地位
2020年最活躍的專利申請人中,博世公司(Robert Bosch GmbH)以4,033件申請,再次奪冠,其次,是舍弗勒集團(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Co. KG)(1,907件)。排序第三,是BMW集團(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1,874)。儘管汽車產業的申請數量在下降,特別是大型供應商,但該產業仍持續在申請人列表中占有主導地位。排名前10名的申請人中就有9位是汽車製造商或供應商,這些公司對德國汽車產業長期的創新成就,功不可沒。
在商標註冊的排序列表中,主營化工產品的漢高公司(Henkel AG&Co. KGaA)擁有92件註冊,排序第一,領先於BMW公司(90件註冊)和廣告行銷公司DFO Global Performance Commerce Ltd.(59件註冊)。
冠狀病毒疫情下,DPMA仍維持全面營運
在疫情期間,德國自2020年3月底以來一直處於封鎖狀態,DPMA仍持續在危機中提供服務。與2019年相比,更多的智慧財產權完成程序。
在發明方面,工作成果大幅增加。請求實體審查程序中發出首次審查意見書(OA)的數量,增加近24%,超過4萬2,000件。此外,完成的發明和新型檢索報告,共計1萬8,435件,比2019年成長8.9%。
審結的發明專利數量為4萬1,723件,也比前一年的4萬0,183件,成長3.8%,因受到疫情影響,申請人難以估計疫情對其財務衝擊的影響,許多申請人對其專利布局進行重新評估,導致有1萬5,964件未支付年費撤回或視為撤回案件。申請案中僅有1萬7,305件申請獲得專利公告,因此,核准率降至41.5%;核駁的申請案達8,454件。
在商標方面,審結7萬9,582件國內程序(+ 6.1%)。與6萬0,425個註冊相比,商標註冊率為75.9%。
從疫情開始流行時起,DPMA就大幅擴充讓員工可以在家工作的設備,目前,該局有75%的員工大部分時間是在家工作。
<資料來源:經濟部智慧財產局/https://www.tipo.gov.tw/tw/cp-90-888279-a67d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