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近十年之口罩專利申請,以防止環境汙染為訴求之申請案大增
韓國專利局(KIPO)於2021/6/9指出,因COVID-19疫情影響,以防止環境汙染為訴求的口罩專利申請量大幅增加。主因在於疫情爆發後,廢棄口罩量大增,根據Oceans Asia的研究資料顯示,被丟棄的口罩通常被放在拋棄式塑膠袋中,與一般垃圾一起掩埋或焚燒,而這些以聚丙烯為主原料製成的廢棄口罩,大約需要450年才會腐爛。因認知到廢棄口罩對環境汙染的嚴重性,故各界更加積極地尋求解決方案。
2011~2020年,與防止環境汙染相關的口罩專利申請技術分布圖,這10年的申請量共143件(不含設計案),其中有112件是在2020年疫情開始流行時所申請,相比過去每年約1~13件,申請量呈跳躍式成長。而這類口罩專利申請,涵蓋了口罩原料、口罩結構、機能、製造、處理和回收等技術。其中,占比最高為「可再利用口罩」技術(72%),此類技術早已商業化,在疫情爆發前就表現出穩定的申請趨勢。
KIPO還分析口罩專利申請人類別,以個人申請(71.3%)為主,其餘為企業(27.3%)及大學/研究所(1.4%)。由於每人每天都會使用口罩,透過配戴經驗產生的不同想法,刺激了個人申請量成長。
另外,KIPO環境技術審查組的審查委員提醒,廢棄口罩技術能利用「與廢棄物減量、再利用、能源轉化直接相關」為由,提出優先審查,以加速獲得審查結果。而KIPO也期待廢棄資源相關的環境友善原料與技術,應用在口罩領域後,能使防止環境汙染的成效更加顯著。
<資料來源:聖島國際專利商標聯合事務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