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專利申請量 華為登頂全球
中國資通訊巨頭華為持續增加在全球專利領域發言權。歐洲專利局最新數據顯示,華為2021年在該局共申請超過3,500件專利,數量反超韓企三星,登頂全球第一。
綜合外媒6日報導,歐洲專利局5日公布2021年專利申請狀況,全年共收到18.86萬件專利申請,較2020年成長4.5%,創下歷史新高。若以國家區分,美國以逾4.65萬件排名第一,增加5.2%;第二為德國近2.60萬件,增0.3%;第三的日本下滑1.2%至近2.17萬件;第四的中國大幅增長24.0%,將近1.67萬件;第五的法國減少0.7%至逾1.05萬件。
國家榜前五位與2020年排行並沒有變化,但中國以遠超各國的增長速度對榜首位置發起衝擊,當前已占總申請數量的9%,這得益於中企亮眼的表現,也成功推動全年專利申請量從2020年的衰退走向中達成反彈。
在2021年共有6家中企擠身該榜單前50位,較2020年增加2家,增加的是網企百度以及騰訊,也突破此前僅有通訊設備、手機廠商進入該榜的現象。
專利巨頭華為也持續爆發增長,以3,544件專利申請、增長13.8%的速度,再次擠下此前榜首三星,自2019年來再次重奪該榜單首位,並持續力壓LG、愛立信、西門子等巨頭,而在2020年排名第4的美企高通此次大幅衰退10.3%,退步至第7。而除了華為之外,排行第二高的中企OPPO亦增加近48%的申請量,突破千件。
在專利領域方面,數位通訊、醫療、電腦科技、能源、運輸是申請數量最多的領域,歐洲專利局指出,反映出智慧城市交通轉型跡象。
另一方面,華為近期也透過投資大幅部署交通能源領域,在2022年3月底以來,僅用一周的時間,華為旗下哈勃投資就接連投資兩個中科院團隊衛藍新能源、中科海鈉,目前衛藍新能源的最新估值已被喊到人民幣(下同)150億元,而陸媒引述業內人士說法表示,在華為加持下,專注鈉離子電池的中科海鈉估值已超50億元,較3月份時增長逾800%。
王毅對談加國外長 聚焦台海與華為案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與加拿大外交部長趙美蘭(Melanie Joly)5日進行通話,王毅在會上重申「一中原則」,要求加拿大採取正確的態度和立場。此外,雙方談話內容也鎖定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案,中國呼籲加拿大,不應協助美方打壓中企。
中國外交部網站6日公布,王毅在通話中表示,中加關係近年因孟晚舟事件嚴重受挫,這是美國以脅迫方式打壓中國的高科技企業,任何國家都不應為虎作倀,助長這種單邊霸凌行徑,也都有對此作出必要反應的權利。
中國科企巨頭華為高層孟晚舟於2018年底遭加拿大警方以美國政府司法互助為由在溫哥華被捕,並遭指控涉銀行欺詐,歷經長時間訴訟,孟晚舟終與美國司法部達成協議,暫緩起訴,加拿大法院亦終止引渡聆訊。孟晚舟隨即獲釋,並於2021年9月返抵深圳。
王毅強調,中方始終從戰略和長遠角度看待和處理中加關係,加方應積極客觀看待中國,奉行穩健務實的對中政策,排除不必要的外部干擾。兩國關係的現狀不符合雙方利益,應正視問題,籲加方尊重彼此核心利益,不給中加關係設置新的障礙。
談及台灣議題,王毅指出,一個中國原則是中加關係的政治基礎。如果台灣問題處理不好,中加關係就會遭受根本性損害。希望加方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的問題上,採取正確的態度和立場。
趙美蘭則表示,加方願與中方加強氣候變遷、環保、抗疫合作。雙方亦談及俄烏議題,王毅呼籲各方冷靜理性思考,為和平創造機會,中方將繼續以客觀公正立場,為此發揮建設性作用。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 楊日興、楊晴安 ,https://ctee.com.tw/news/china/622397.html>